口服姜黄素利用率低?科学家用水凝胶造了个“分子保险箱”

你是否也曾为姜黄素的吸收难题感到困扰?
尽管它抗炎、抗氧化、甚至抗肿瘤潜力突出,却因水溶性差、体内不稳定、首过代谢严重,导致生物利用度极低,难以发挥真正疗效。但现在,一项发表于《Journal of Drug Deliv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》的新研究提出突破性方案:
基于Sacran的半互穿网络水凝胶,成功实现姜黄素的局部、缓释、高效递送——
这不仅是剂型的创新,更是天然药物现代化的重要一步。

01
🔬 为什么姜黄素需要“保护式投递”?
姜黄素是从姜黄中提取的天然多酚,具强抗炎、抗氧化、抗菌等功能,尤其适合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相关疾病。
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:

  • 水溶性极差;
  • 在碱性环境中易降解;
  • 口服吸收率低,肝脏代谢快。

传统制剂难以突破这些瓶颈,导致临床效果大打折扣。

02
💡 解决方案:三层结构水凝胶 + 壳聚糖纳米粒
该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半互穿网络(semi-IPN)水凝胶系统,其结构包括:

  1. 外层凝胶矩阵:
     PAMPS(提供离子交联网络)、透明质酸HA(增强生物相容性)、Sacran(超强吸水性天然多糖)组成;
  2. 内核载药单元:
    姜黄素预先封装于 壳聚糖/三聚磷酸钠纳米粒(Cur-CSNPs) 中,再物理嵌入水凝胶内。

这种“纳米粒+水凝胶”的双重结构,就像为姜黄素定制了一个分子保险箱,既能保护药物,又能控制其缓慢释放。

03
📊 结果表现:不止于缓释,更具备多功能活性
指标
性能表现
药物释放
接近pH无关的持续释放模式,避免突释
抗氧化活性
显著且持久,适合慢性炎症管理
抗菌能力
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均表现出抑制作用
细胞相容性
在RAW 264.7巨噬细胞中显示高生物相容性
机械性能
水凝胶具备优良的黏弹性和结构稳定性,不易崩解
04
🧠 机制亮点:为什么它比传统制剂更优?
  • Sacran 作为超级多糖,提供极强的保湿能力和凝胶稳定性;
  • HA 提升细胞粘附与信号识别,增强靶向性;
  • 纳米粒嵌入策略 实现药物多层次控释,避免一次性暴露。
05
🌟 启示:天然药物递送正在进入“精准时代”
这项研究不仅为姜黄素的应用开辟了新路径,更示范了如何通过材料组合+结构设计解决天然药物递送的根本痛点。“剂型不只是载体,而是药效的放大器。”

未来,类似策略或可扩展至其他多酚、黄酮、生物碱等天然活性成分,为中药现代化和植物药开发提供关键技术支撑。

参考文献:
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jddst.2025.107485
更多阅读:合作|浦瑞生物医药与西安交通大学田中民课题组战略合作,共同致力于纳米包裹姜黄素对代谢疾病的作用机制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