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微生态”护肤,虚与实

微生态/益生菌之所以现在化妆品领域“走红”,归根结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基因组技术的成本降低,以及对微生物看法正在发生的转变。

美国人类微生物组计划(Human Microbiome Project,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2008年发起)揭示的真相是:

和我们一起,这些微生物分享(如果不是“主宰”的话)着人类自己的身体,特别是在肠道、口腔、皮肤、阴道等部位。于是在人类健康中,微生物也扮演着重要角色。近年来研究已表明,肠道微生物失衡容易引发肥胖、糖尿病、哮喘等疾病。而随着对皮肤微生物组研究的深入,一些常见皮肤病,如黄褐斑、银屑病、特应性皮炎、痤疮等也发现与皮肤微生物失衡关系紧密。

于是,“微生态平衡”/“微生物组友好”、“益生菌”/“益生元/合生元”等宣称,就逐渐从内服美容拓展到了外用护肤美容的概念中。毕竟,借着酸奶等“肠道健康”食品和饮料培育出来的消费者意识,传统化妆品在推广类似概念上可以省点心。但这真的容易吗?我们不妨从相关的概念定义、研究应用以及法规监管等几个方面看一下。

概念定义

益生菌(probiotics),有生命的活菌及休眠菌。这是指在摄入足够数量的情况下,对宿主产生健康益处的活性微生物即,1) 消费时益生菌微生物必须具有活性;2) 其剂量必须足以产生效果;且 3) 必须具有有益的健康功效;满足上述全部三项要求才能称之为益生菌【联合国粮农组织/世界卫生组织(FAO/WHO)2001】。目前,益生菌主要包括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属。

益生元(prebiotics),无生命的“供给/食物”。这是可通过调节微生物菌群而有益于宿主健康的无生命的食品成分【联合国粮农组织(FAO)2007年】。作为益生菌的“供给”,益生元通常是指无法为人类所消化、但可被益生菌从中提取养分,或是促进其生长的环境和繁衍。益生元主要属糖类,特别是低聚糖(如低聚果糖、低聚半乳糖、低聚葡萄糖、低聚木糖、大豆低聚糖),但也包括非糖类成分,如短链脂肪酸(SCFA)。

益生素/后生元(postbiotics),没有生命的可溶性物质。为益生菌的代谢产物和/或细胞壁组分,包括酶类、多肽类、磷壁酸、肽聚糖类、多糖类、膜蛋白以及维生素B族有机酸等。透明质酸及其他历史悠久的发酵类配料,也都可以和“微生态”攀上亲戚。

合生元(synbiotics),为益生菌及益生元的制剂,兼有上述两者的功效、可有效形成互补的益菌环境。

听上去更学术逼格高的还有:微生物群(Microbiota):是指人体内外“定居”的所有微生物的总称,包括共生或病理的细菌、真菌和病毒,以及古菌、原生动物。微生物组(Microbiome)既包括微生物,又包括其基因组【维基百科】。

市场机会

微生态/益生菌之所以现在化妆品领域“走红”,归根结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基因组技术的成本降低,以及对微生物看法正在发生的转变。例如近年来,已有不少专业文章报道了微生物组与脑-肠轴之间、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(在肠道内以及皮肤上)的关联。“把微生物组看作人体生理活动的一个参与者,更像是一个新器官”的说法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。

平衡的微生物组与健康的皮肤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。虽然化妆品业对于基于“微生态/益生菌”这一概念的措辞用语仍显含糊,但我们已经开始看到了机会:化妆品的目的是保持肌肤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并加以保护,而不是治愈或治疗;因此维持皮肤上健康的微生物组和益生菌效果,成为新产品宣称的基础。

与宏观生态系统一样,生物多样性是微生物组的优势所在。因此,皮肤的健康与微生物组的多样化之间存在关联。而维系和促进多样化的微生物群,也就意味着要重新开始思考化妆品配方;在考虑产品安全性时,不仅要对人体细胞,还有微生物细胞。例如在配方中使用普遍的具有抗菌性的成分,对于我们微生物“小伙伴”们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评估。事实上,美国FDA2016年对洗手液中的抗菌成分如三氯生的管制,可以说是在这个方向迈开了重要的第一步。

目前,化妆品相关微生态的宣称主要包括:

1.微生物组友好(Microbiome friendly):相比健康空白对照组,测试显示所调查的微生物群没有明显变化;

2.益生菌效果(Probiotic-effect):改善微生物群,活菌和/或其提取物对改善微生物群有积极效果;

3.益生元效果(Prebiotic-effect):改善微生物群,以活性物质而非活菌来调节/恢复微生物群的平衡。

 

目前,基于活性益生菌的产品/品牌因成本和技术的限制,多为高端定位,并没有在大众领域铺开;此外,护发以及口腔护理也是微生态研发的领域。

 

相关产品链接:

PuriBifido 璞必达

合生元皮肤微生态纳米乳BioNanoCare

 

Tagged , , , .